正在加载

安卓和ios系统区别(鸿蒙系统和安卓和ios)

时间:2022-01-27 10:14:40来源:网友上传作者:心软是病

安卓和ios系统区别(鸿蒙系统和安卓和ios)

华为的“鸿蒙系统”是应为未来而生的,华为的鸿蒙与Android和ISO的较量开始了,经过被美方政府禁令“卡脖子”事件后,华为的“霸气”全面展开。华为应目前生态不“用”在手机上并不能用在其他事物上。(华为鸿蒙系统目前并非给普通消费者使用,而是主要应用于IoT、自动驾驶等商业领域)

8月9日,华为在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鸿蒙OS。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鸿蒙OS,宣告华为自研操作系统的全面落地。

鸿蒙操作系统什么时候用到手机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回答说:“随时可以。鸿蒙已经做过手机适配测试,完全达到商用要求。如果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华为不能使用安卓了,华为全面启用鸿蒙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但考虑到目前的生态,还是优先支持安卓系统。”

鸿蒙系统可以兼容苹果和安卓操作系统的语言,移动应用开发者不用再费时间和精力去熟悉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同时,鸿蒙系统架构克服了安卓早年简单的“LINUX内核+虚拟机”架构带来的效率低下和系统长期运行形成冗余、卡顿的毛病。

随着5G网络部署,不同的终端实现互联互通,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因此,鸿蒙的推出不仅仅是为了防御安卓系统的停用,而是华为对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做准备。

华为此时力推鸿蒙系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禁令。今年5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计划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包括谷歌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将暂停与华为的部分业务往来,其最直接的影响是华为新手机产品或将无法继续搭载安卓系统,这让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一度出现大幅下跌。

鸿蒙系统的出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在智能手机市场,鸿蒙操作系统将打破当前安卓和苹果iOS的垄断。华为显然希望鸿蒙能成为安卓的完全替代品。华为表示,“我们要建立一个不仅仅被华为使用的全球操作系统”。因此,鸿蒙将完全开源,所有开发者都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就像当年谷歌公司利用开源促使其安卓系统成为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80%的智能手机系统一样。

鸿蒙的出发点和安卓、苹果iOS都不一样,它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这四大特点要求,“鸿蒙应未来而生”。

鸿蒙OS的四大技术特性

鸿蒙OS的设计初衷是为满足全场景智慧体验的高标准的连接要求,为此华为提出了4大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鸿蒙OS的“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将相应分布式应用的底层技术实现难度对应用开发者屏蔽,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也使最终消费者享受到强大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为各使用场景带来的无缝体验。

2、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3、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数学方法,从源头验证系统正确,无漏洞的有效手段。传统验证方法如功能验证,模拟攻击等只能在选择的有限场景进行验证,而形式化方法可通过数据模型验证所有软件运行路径。 鸿蒙OS首次将形式化方法用于终端TEE,显著提升安全等级。同时由于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4、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华为方舟编译器是首个取代Android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一次性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此外,方舟编译器未来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可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安卓与苹果iOS操作系统诞生已超过十年,两者共同占据了99%的世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份额。此前,诺基亚的塞班以及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都因为缺乏技术创新被淘汰。华为与前者相比,拥有中国大市场和各种资源,并能吸收前者的教训,成功可能性很高。但是,建立一个基于全新操作系统的生态是一个极端困难的挑战,困难在于新平台能否赢得足够多的应用程序开发。华为要挑战西方并不容易。但是不管怎样,华为推出新系统是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以下为鸿蒙系统发展路线图:

2017年 鸿蒙内核1.0,完成技术验证

2018年 鸿蒙内核2.0,用于终端TEE

2019年 鸿蒙OS 1.0 基于开源框架关键模块自研,分布式架构,方舟编译器,确定时延引擎,TEE微内核形式化验证,多终端开发IDE(Beta),用于智慧屏

2020年 鸿蒙OS 2.0 内核及应用框架自研,通用微内核架构,高性能图形栈,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多终端开发IDE,满足车规级标准,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

2021年 鸿蒙OS 3.0 软硬协同优化,垂直加速文件系统,软硬件协同高性能IPC,用于音箱、耳机

2022年以后 鸿蒙将应用于VR眼镜及更多设备

鸿蒙正式问世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很长时间以来,在电子信息领域硬件和软件的最后两大堡垒芯片和操作系统终于都被华为攻破了。项立刚说,鸿蒙操作系统开源、多终端互通,而且它运行更加流畅,更安全。“虽然整个生态链完善起来还需要时间。但是,从‘不能’到‘能’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个卖榴莲的大飞今天不务正业一次

用我一个老程序员的视角,试图写写鸿蒙!

首先开源鸿蒙和手机鸿蒙他不是一会事!

开源鸿蒙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最基础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并且非常完整,重点在解决和硬件打交道的底层功能。已经开源!

这套系统所有手机厂和其他硬件设备厂都可以拿下来再开发自己的手机鸿蒙系统,小米可以,vivo可以,三星也可以,他们现在用的都是安卓的开源在此基础上做自己的系统,大部分厂家就是做个ui,当然如果苹果愿意也可以。

目前华为的手机鸿蒙,是华为自己拿到开源鸿蒙,在二次开发属于华为手机自己的手机鸿蒙!

说实话,也不是其他手机厂不愿意在开源鸿蒙系统做来发,需要时间,每个手机厂都有那么多机型,都需要适配,工作量很大的,华为的手机现在不是也没有完全适配吗?都已经有一大半小伙伴们头发掉光了。

第二就是目前开源鸿蒙刚刚上线,坑定会有些问题,等等再完善一下,也是理解的。

鸿蒙系统用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无论是性能方面还是功能方面

相信以华为的技术能力完全没有问题

推广,是面临的最大难题

原因是目前没有鸿蒙,大家用安卓和苹果也没问题,要去转移到鸿蒙上来,有很大的阻力。

这个时候就需要两方面的动力

一个是华为和中国社会环境的推力

推力方面如果有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外力就更好了

这个就要看中美关系了

期待川建国同志再次上台,直接干,中国所有的手机通通不能用安卓系统

被迫选择鸿蒙,哈哈

另一个是鸿蒙本身的吸力!

重点说说这个鸿蒙本身的吸力

万事万物的发展,都需要符合客观规律

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纵观各种伟大的发明最终能普及开来

一定是自然选择了你

而不是强推的结果

这个考验的是华为的战略定位能力

就是对未来的思考,单单就当下的单机系统来说,安卓和苹果的IOS足够了。

其他手机厂在没有外力的限制下,完全没有必要再去适配鸿蒙!

但是未来是什么?目前华为和业界都看好的是万物互联!

对!鸿蒙正真的目的不是就当下的需求去取代安卓。

而是面对万物互联的未来,安卓完全玩不转!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鸿蒙的手机,就相当于目前不能上网的老年机!!

对!!老年机!

我再问你小米,VIVO,三星你上不上鸿蒙??

这就是鸿蒙本身的吸力!

是未来选择了鸿蒙!而不是那个厂家或者是那个政府!强推的结果。

毕竟能看到未来,并且有能力在未来还没来的前10年,就能够斥巨资,集合几千人的科学家工程师来玩命的公司不多!

华为的任老就是这样的人!

本来以为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联想能够有这个魄力!

毕竟当年打出了“如果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的如此骚气的广告语!

20年前作为程序员的我是华为的邻居

那是的联想可比华为牛逼多啦!

再看看现在,唉!一声叹息!

20年前的我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在中关村每天快乐着敲着代码!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20年后的今天,逃离了北京,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继续为改变世界的人服务!进行我的第三次创业!

年近5旬,虽有遗憾,但是内心改变世界的梦想仍没破灭!

1%的人在改变世界,1%的人在创造未来,大飞让这1%的人吃的好点!

加油华为!加油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只要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在自己的领域把事情做到极致!

就是爱国!就是英雄!

所以大飞致力于把猫山王做到极致!通过猫山王去链接这个世界,去参与这个世界的运行!

离开的时候,可以说一声,世界我来过!

文/小伊评科技

鸿蒙和安卓以及IOS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很宏大,我决定从「鸿蒙对于消费者的意义;系统构建思想差异;技术差异(主要站在开发者角度)」这三个层面来对这鸿蒙操作系统做一个全面的剖析,本文比较长,请大家耐心阅读。

「01.鸿蒙的出现对于普通消费者的意义」

操作系统是所有智能设备运行的根本,我们所使用的所有娱乐,生产,科研等上层应用全部都依赖于可视化的操作系统,在目前世界范畴内,Windows,安卓,IOS这三大系统实质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技术垄断。

当然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垄断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并不会产生很直接的关系,因为垄断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会直接转嫁到我们身上,中间还有设备制造商作为中间层,而且现阶段受制于各个国家的反垄断体系,这些厂商也不敢过于嚣张(垄断和垄断行为还是有差别的)。

但是,一旦出现某些特殊情况,被垄断所带来的苦果就会直接转嫁到我们消费者的头上。

举个例子,当年华为的机型被谷歌强制无法使用GMS框架(在国外几乎是无法下载和安装某些应用),那么如果你是一名华为手机且经常出国的用户,谷歌的这种做法无疑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日常体验,因为你到国外之后,最常用的Google MAP不能用就会导致很多关联性的软件都无常使用,想要正常使用就只能更换手机从而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垄断地位行使垄断行为的做法,并且会直接影响到普通消费者的例子。(大家再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我们没有限制谷歌的功能接入,现在国内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想要打破这种垄断应该怎么做?很简单,只要我们同样也拥有一个可以完全替代的解决方案,或者我们拥有一定的反制手段。就像核武器是一样的,你有我没,那你就可以对我进行核威慑,你有我也有那么我们就达成了动态的平衡。

系统也是一样的道理,而且系统相比于某一个孤立的事物更加复杂,因为其他孤立的个体只要从零变成1就可以了,但是系统就不一样了,一个系统造出来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会成为主流的操作系统,他还需要经过市场的验证得到用户以及应用开发者的认可才能成为真正主流的操作系统。

而华为的鸿蒙OS就是目前我们国家诞生的唯一一款具备可普及性,初期生态建设较为健康的国产操作系统,未来发展可期。而安卓和IOS实质上还是由美国科技公司主导的产品,我们国家并不具备完全的主导能力,未来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是根本不可控的,而鸿蒙是我们本土的系统,完全可控。这就是目前鸿蒙和IOS以及安卓在出身上的意义。

这里可能会有人抬杠,认为科技无国界,我直接用巴斯德的一句话反驳你——“科技无国籍,但是科学家是有的”。

「02.鸿蒙和安卓以及IOS在构造思想上的差别」

安卓和IOS实际上都是一个采用宏内核思想打造的系统(IOS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混合内核)而鸿蒙则是一个完完全全基于微内核思想打造的产品,这是他们在打造思想层面本质的差别。

所谓宏内核和微内核的差别简单来说就是看内核中所承载功能的多与少,在宏内核系统中,一个内核会包含一个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全部功能包括Virtual memory、Task Schedules、IPC,网络服务,图形服务,GUI,硬件驱动等等,也就是说,宏内核几乎就是一个系统的雏形,其他系统开发者只需要根据内核所提供出的接口来进行应用层面的二次开发即可。

而微内核讲究的就是能省则省,微内核基本上只保留系统最基础的几项功能,就是Virtual memory、Task Schedules、IPC,至于其他一些功能则统统扔到应用层。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丰富的认知,我来举一个比较合理且容易理解的例子:宏内核就像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他所有的核心零配件全部都已经固定,CPU和GPU全部都是焊在主板上,普通用户基本上没有更换定制的权利,你只能根据厂商提供的配置组合进行选择。

而微内核更像是组装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灵活的定制,尽可能地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简而言之,宏内核就是集中式的思想而微内核就是模块化的思想。

那么宏内核和微内核各自都有什么样的优势呢?宏内核最大的优势就是运行效率更高,它不需要在应用层和核心层反复调用,内部通信的成本更低,在复杂任务下可以带来更为出色的执行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处理的速度更快)。

而微内核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定制性极高可以适配不同的终端以及系统更加稳定,因为宏内核由于内核中的功能众多,代码量极大,对于硬件的性能的基础要求会非常高(因为内核基本无法替换和删减)而微内核由于内核极为精简,可以被使用在各种不同的设备上,KB级,MB级,GB级的硬件上都可以机型定制开发。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安卓5.0对于设备的硬件要求最低都是512MB起步,也就是说,你想要运行安卓系统最低也要给他弄512MB的运存,而鸿蒙OS最低只需要128KB,这就是差别。

当然了,微内核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微内核和宏内核是同时出现的,但是由于微内核的效能不佳等缘故,微内核系统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但是得益于硬件以及应用领域的变迁,微内核系统正在慢慢崛起,我们熟知的鸿蒙采用的就是微内核的设计思想,谷歌的下一代操作系统Fuchsia OS同样也是采用了微内核的操作系统,就连微软的Window系统也在朝着微内核进行改造。

「03.鸿蒙和安卓以及IOS在技术方面的差别」

Ps:这一节可能会比较枯燥,没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跳过:

1.开源与否:

安卓:开源

鸿蒙:开源

IOS:闭源

2.内核差别:

安卓:定制版Linux内核+ART虚拟机

鸿蒙:定制版Linux内核+Lite OS内核以及鸿蒙自有的神秘内核+方舟编译器+虚拟机多种手段并存,微内核思想的展现。

IOS:定制版Unix内核

3.顶层应用设计语言差别:

安卓:Java(上手难度适中,从业者多)

鸿蒙:Java+H5混合开发(上手难度最简单,从业者最多,前端工程师就可以开发鸿蒙应用)

IOS:Objective-C和Swift(上手难度较高,从业者比较少,因为适用面比较窄,但是上手之后的开发难度比较低)

4.系统结构差异:

安卓:应用程序层-应用框架层-Android函数库-Linux内核(ART虚拟机)

鸿蒙: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应用层(方舟编译器)

IOS系统:可触摸层、媒体层、核心服务层、内核层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很多网友都会疑惑,鸿蒙和安卓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下具体的区别。

构建理念不同:

谷歌的安卓系统主要出于移动终端以及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所考虑。

华为的鸿蒙系统主要出于未来万物互联的角度,囊括了所有能够接入物联网的设备。并不仅仅局限于基于ARM架构的设备,甚至是基于X86或者其他更新架构的设备。

首先要说的是华为鸿蒙是一款国产操作系统。为何要突出国产两字,这主要是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谷歌安卓系统应用软件再丰富,苹果iOS系统体验再流畅,毕竟是国外的产品,没有国产系统使用得安心。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这是我们无法忽略的问题。为何三大银行会加入华为鸿蒙系统(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想必也是从此角度进行考虑。

华为鸿蒙、谷歌安卓均以Linux为基础开发,并且采用了开源的方式;苹果iOS系统以UNIX为基础开发,并且采用了封闭的方式。这里并不能简单地说开源一定好,封闭一定坏,毕竟安卓和iOS系统在不同的领域均取得了成功。华为鸿蒙选择开源也是必然,毕竟移动端操作系统已经被安卓和iOS所占领,这是唯一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发展生态系统的办法。

题外话,华为鸿蒙系统已经将开源代码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华为鸿蒙系统有哪些优势是谷歌安卓与苹果iOS无法比拟的呢?

如果将网络进行细分,大致上可以分为这样三个时代。已经将要进入末端的互联网时代,现在正在经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将要进入开端的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时代造就了一批科技 巨头,例如阿里巴巴的电商、腾讯的QQ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日头条、抖音等。谷歌安卓、苹果iOS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系统的代表,华为鸿蒙则是面向于下一代网络移动终端的代表,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

华为鸿蒙系统是第三代互联网的代表,又有哪些特色呢?

采用微内核的设计,智能硬件的接入门槛更低。谷歌安卓与苹果iOS采用宏内核,虽然内核直接调用的功能更多,但是代码冗余的问题无法避免,这就导致了一些性能较低的智能产品无法使用。华为鸿蒙则没有这方面的估计,可以根据不同硬件的性能来灵活调整内核的大小,智能手环、手表、平板、手机、笔记本、智慧屏等均可以使用华为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采用分布式操作,不同硬件可以相互调用优势资源,最大化利用硬件资源的使用率。本次华为鸿蒙2.0版本的发布会上,华为通过超级终端的方式为我们演示了这项功能。用户操作上较为方便,仅需要在平台上通过拖动的方式便可以实现资源调用。例如将手机与智慧屏拖放在一起,便可以通过大屏来观看手机中的内容;将蓝牙耳机与智慧屏拖放在一起,晚间便可在不打扰他人的前提下观看电视。

虽说华为鸿蒙系统理念上优于谷歌安卓、苹果iOS系统,但是能否顺利存活并发展下去,尚需得到市场的认可。您觉得华为鸿蒙系统最终能够在这场较量中胜出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不支持微信钉钉,我日常聊天办公都没法进行了,打断了我进一步安装的想法。ios至少这些方面不去给你限制。

一幅图说明白,鸿蒙直接基于AOSP,删除了安卓中的GMS,不再受谷歌制约了。

另外IOS是基于UNIX的,AOSP基于LINUX,LINUX基于UNIX.

现在可以微信了,你信息滞后

鸿蒙的出现,国人视华为为中国的民族英雄!中国的希望!可英雄的背后也干起了腾讯的坏事---游戏!鸿蒙刚出来,干嘛要适配腾讯游戏?马化腾因为游戏被国人骂惨!骂他害苦了中国无数的家庭和孩子!难道今天的华为也想被国人骂?我希望华为这位英雄不要成为下一个腾讯?华为的高大尚要适配网游了?!让国人情何以堪。。。

从所支持的CPU架构上说,三种系统的区别是明显的。

鸿蒙 ARM、RISC-V

安卓 ARM、x86、mips

iOS ARM

从上面可以看到,鸿蒙选择了开源架构RISC-V,以避免完全被ARM掌控。活着不易,华为加油。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您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华为鸿蒙系统是当下较为热门的话题,没有华为设备的小伙伴急于更换华为手机,有了华为手机的小伙伴急于升级鸿蒙系统,升级了鸿蒙系统的小伙伴又急于做性能对比,总之一句话,华为鸿蒙系统真的火了!那么,华为鸿蒙系统与谷歌安卓系统、苹果iOS系统究竟有哪些区别,您真的清楚吗?

多数人将关注点放在了性能的比拼,而我首先要说的是华为鸿蒙是一款国产操作系统。为何要突出国产两字,这主要是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谷歌安卓系统应用软件再丰富,苹果iOS系统体验再流畅,毕竟是国外的产品,没有国产系统使用的安心。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这是我们无法忽略的问题。特别是苹果手机,经常会爆出多少多少个跟踪程序,越来越多的高端人士已经转移至华为手机。

为何三大银行会加入华为鸿蒙系统(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想必也是从此角度进行考虑。

华为鸿蒙、谷歌安卓均以Linux为基础开发,并且采用了开源的方式;苹果iOS系统以UNIX为基础开发,并且采用了封闭的方式。这里并不能简单的说开源一定好,封闭一定坏,毕竟安卓和iOS系统在不同的领域均取得了成功。华为鸿蒙选择开源也是必然,毕竟移动端操作系统已经被安卓和iOS所占领,这是唯一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发展生态系统的办法。

题外话,华为鸿蒙系统已经将开源代码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华为鸿蒙系统有哪些优势是谷歌安卓与苹果iOS无法比拟的呢?

如果将网络进行细分,大致上可以分为这样三个时代。已经将要进入末端的互联网时代,现在正在经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将要进入开端的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时代造就了一批科技 巨头,例如阿里巴巴的电商、腾讯的QQ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日头条、抖音等。谷歌安卓、苹果iOS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系统的代表,华为鸿蒙则是面向于下一代网络移动终端的代表,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

华为鸿蒙系统是第三代互联网的代表,又有哪些特色呢?

采用微内核的设计,智能硬件的接入门槛更低。谷歌安卓与苹果iOS采用宏内核,虽然内核直接调用的功能更多,但是代码冗余的问题无法避免,这就导致了一些性能较低的智能产品无法使用。华为鸿蒙则没有这方面的估计,可以根据不同硬件的性年来灵活调整内核的大小,智能手环、手表、平板、手机、笔记本、智慧屏等均可以使用华为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采用分布式操作,不同硬件可以相互调用优势资源,最大化利用硬件资源的使用率。本次华为鸿蒙2.0版本的发布会上,华为通过超级终端的方式为我们演示了这项功能。用户操作上较为方便,仅需要在平台上通过拖动的方式便可以实现资源调用。例如将手机与智慧屏拖放在一起,便可以通过大屏来观看手机中的内容;将蓝牙耳机与智慧屏拖放在一起,晚间便可在不打扰他人的前提下观看电视。

虽说华为鸿蒙系统理念上优于谷歌安卓、苹果iOS系统,但是能否顺利存活并发展下去,尚需得到市场的认可。您觉得华为鸿蒙系统最终能够在这场较量中胜出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给鸿蒙算个命。如果能打30分就是成功!30分会吸引很多人开发软件。这是个高地,有利益!这个就是贡献。

手机系统更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许多用户看到新版本的时候却并不急着更新,因为盲目尝鲜并不理智,经常会有人更新之后后悔,觉得还不如不更新,但是华为公司的鸿蒙OS系统发布之后,升级的绝大多数用户却都没有后悔并纷纷给出了好评,而且与其它手机只是更新版本不同,鸿蒙OS的更新是从华为手机上原本基于安卓的EMUI升级到新系统鸿蒙OS,直接进行了手机操作系统的变化,能维持极高的好评率确实十分难得。

之所以鸿蒙OS系统能拥有如此多的好评,更新者基本都没有后悔,原因是多方面的,鸿蒙OS系统兼容安卓软件是其中之一,华为公司提前就已经进行了大规模内测确保稳定性也是原因之一,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鸿蒙OS系统本身确实出色,随着鸿蒙OS系统的发布,许多媒体将鸿蒙OS系统和安卓、iOS进行了多方面测试,而最终的结果也真的是出乎意料。

应用保留和应用冷启动速度,鸿蒙OS表现出色

最早是鲁大师进行的测试,测试的是应用页面状态保留率和恢复率,简单来说就是连续打开多个应用之后进入后台,依次重新打开这些应用看是否能够保留,判断手机“杀后台”的情况严不严重,最终进行了两轮测试,搭载鸿蒙OS系统的华为P40 Pro表现最好,在第二轮的测试中也成功以分超越了搭载iOS系统的iPhone12 Pro Max。

后续又有媒体对搭载三大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进行了应用冷启动速度、应用内切换速度,以及点击进入会话框等场景方面的测试,而搭载鸿蒙OS系统的华为MatePad 11全方位的表现都比搭载iOS系统以及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更好,并且部分测试项目差距还非常大,例如相应时延平均值横向对比,搭载鸿蒙OS系统的华为MatePad 11数值远远低于iOS和安卓平板。

新一轮老化率测试,差距真的有点大

然而8月份伴随着华为P50系列的上市,媒体对搭载不同系统的手机进行了新一轮的老化率测试,测试搭载不同系统的机型长期使用之后的老化情况,最终的数值是越低越好,而搭载鸿蒙OS系统的华为P50系列两款机型在该项测试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苹果公司的iPhone12 Pro排名第三,并且其中的差距真的有点大,虽然不少人此前也觉得鸿蒙OS系统抗老化表现不错,但表现能这么好还真的是在意料之外。

鸿蒙OS系统已成优势,华为公司因祸得福

截至目前鸿蒙OS系统、iOS以及安卓已经是进行了多轮测试,鸿蒙OS系统表现很好,也怪不得鸿蒙OS系统发布之后能拥有这么好的口碑,并且也因此鸿蒙OS成功了华为手机的优势,就在新机华为P50 Pro上,不仅仅将鸿蒙OS系统作为主要卖点,而且在华为P50 Pro的用户评价中,不少好评也都提到了鸿蒙OS系统体验非常好。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P50 Pro并不需要用户自己更新升级鸿蒙OS系统,而是出厂就直接适配好了鸿蒙OS系统,而在老化率测试中,这款华为P50 Pro更是力压iPhone12 Pro、小米11 Ultra等旗舰强势登顶第一,所以如今鸿蒙OS系统反而成为了一个华为手机脱颖而出的亮点,如果华为公司仍然在用以前基于安卓的EMUI反而达不到这个效果,所以华为公司无法使用安卓系统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火爆文章

相关内容

更多+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