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Russian Light Truck Simulator(俄罗斯轻型卡车模拟器全车辆破解版)  1.5最新版

Russian Light Truck Simulator(俄罗斯轻型卡车模拟器全车辆破解版)

版本:1.5最新版
类别:赛车竞速
大小:32.6M
时间:2023-10-04

软件介绍

    俄罗斯轻型卡车模拟器全车辆破解版是一款关于卡车模拟类型的趣味驾驶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将会驾驶着各种卡车不断的畅游在城市之中,游戏中会有超丰富的车型,自由改装车辆的外观和形象,给玩家不一样的游戏驾驶乐趣。游戏中有着超多的地图,不同的地图会有不同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后就能获得大量的奖励,解锁新的车辆。

    俄罗斯轻型卡车模拟器全车辆破解版玩法

    1、一个真实的卡车驾驶,让你能去进行驾驶各种不同的汽车;

    2、在这个城市之中去完成各种任务,享受特殊的卡车运输挑战;

    3、更多的金币能够去购买更多的车子,领略这个城市之中的风光。

    俄罗斯轻型卡车模拟器全车辆破解版特色

    欢迎来到巨大,现实和被破坏的世界,天气和时间的变化永远不会让您感到无聊!

    先进的卡车损坏系统,会严重影响卡车管理!

    道路上的各种事件将使您无法放松地驾驶卡车!

    超过90种类型的货物,其功能正等着您!

    您的声誉取决于您的举动,取决于您参加聚会的人!

    打开您的货运公司并雇用司机加入该公司!

    极具挑战性的登山驾驶任务在山上

    多辆蜈蚣卡车可选择马力发动机

    俄罗斯轻型卡车模拟器全车辆破解版亮点

    在远离市区的小山顶部郊外的现实越野轨道

    带手动变速箱和液压制动器的动力单元转向装置

    真正的物理引擎,坚固的轮胎抓地力和车轮悬架

    沉重的控制在越野山颠簸的轨道上

    体验迷人的图形和肾上腺素充满乐趣

    建立事业并投身主题活动,参加当地比赛,学习停放和紧贴拖车,征服越野,在交通流中机动,

    爬山,路过艰难的障碍!一个游戏会以各种各样的各种模式取悦您!

    编辑点评

    游戏中有着超多的卡车供玩家解锁后驾驶,这些车辆会有不同的驾驶乐趣,更能改变车辆的各种形象,让玩家体验到不同的游戏乐趣。

    玩家需要不断的挑战各种地图,每一种地图内都会有不同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后就能获得超丰富的奖励。

    俄罗斯——Россия全称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简称俄联邦或俄罗斯

    中国对俄国的称呼是通过较早接触俄国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R辅音开头的词。所以借用其他语言以R开头的词时,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俄罗斯在俄语中是Россия,蒙古语音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汉语通过蒙古语间接音译时就译为俄罗斯(又译作斡罗斯,还有一种译法更接近本来发音:罗刹)。

    小知识: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简称俄联邦或俄罗斯,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国旗为白、蓝、红三色旗。国徽主体为双头鹰图案。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以俄罗斯人为主体民族,由193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人占总人口的81%。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俄国。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冷战期间苏联成为了世界超级大国,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是金砖国家之一。

    ,

    我们知道在英文里俄罗斯是Russia,用汉字将其发音写出来是“如阿西亚”。而在俄语里面表示俄罗斯的词则是Россия,其发音用汉字书写出来是“拉西亚”,注意这里的第一个字“拉”必须读弹舌音。但是在中文里我们这个北方邻国却被称为“俄罗斯”,明显感觉发音跟英语和俄语都不一样。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呢?接下来让我们抹去历史的迷雾,寻找到真正的答案。

    从“罗斯”到“斡罗思”再到“俄罗斯”

    要弄清楚“俄罗斯”这个词的来历,那就必须追溯到蒙元时期。当时蒙古大军所向披靡,接连灭亡了西夏、金朝、花剌子模等国,征服野心急剧膨胀。1235年大汗窝阔台召集诸王大会,决定出征欧洲,命各支宗室以长子统率出征军,万户以下各级首领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所以被称为“长子西征”。1237年蒙古远征军在消灭了一路强敌后抵达东欧。

    此时在东欧大平原上生活着俄罗斯人的祖先古代斯拉夫人,他们建立了名为罗斯的国家,公元10世纪该国发展到鼎盛,但是蒙古人入侵时统一的罗斯已经为许多独立的地方公国。其实在“长子西征”之前蒙古帝国的名将速不台和哲别就在卡尔卡河之战中将罗斯各公国的联军击败,不过那只是一场遭遇战,而这次则不同,“长子西征”的目的就是将其征服。

    蒙古军队将这些罗斯公国逐一消灭。先攻取梁赞城,然后分兵四出,连破莫斯科、罗斯托夫、弗拉基米尔等十余城,最后于1240年攻破罗斯曾经的首都基辅,这样罗斯各公国全部被蒙古军队征服。1243年“长子西征”结束,蒙古人以新征服的庞大土地建立了金帐汗国,罗斯人成为汗国的臣民。

    “罗斯”这个词在俄语里写为Русь,用罗马拼音转写出来是Rus,而且这第一个字母R要发弹舌音。我们知道在蒙语里面根本就没有以弹舌音为首音的词,蒙古人完全读不出来这个词,为了方便发音他们就在前面加了一个“哦”音,就变成了Orus,后来那个U他们又逐渐发成了O,于是就变成了Oros。所以在我国元代的典籍里面俄罗斯写为“斡罗思”[ wò luó sī ]。

    到了清代,又称其为“鄂罗斯”或“俄罗斯”。乾隆年间官方修撰《四库全书》时,正式统一为“俄罗斯”,自此沿用至今。

    日本、朝鲜继承明朝的对俄称呼

    日本和朝鲜则将俄罗斯称为“露西亚”,此译名源自明代《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由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与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利玛窦带来了当时欧洲最新的地理知识,而且在对于西方地名的翻译上更加准确。

    利玛窦所生活的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已经兼并了罗斯各诸侯,并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而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此时对它的称呼也改变了,在老名称“罗斯”Rus的后面加上了后缀 ia,变成了Russia。这个后缀 ia 其实来自拉丁语,如果在某个民族的名字后面加上 ia,就表示这个民族所居住之地。Russia 其实就是“罗斯人之地”的意思。利玛窦将 Russia 翻译为“鲁西亚”。

    日本人直接使用明朝《坤舆万国全图》里对俄罗斯的称呼,写为“鲁西亚”。直到1877年俄罗斯领事馆因“鲁”字容易让人联想到鲁钝、愚笨的意思,所以对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修改这个名称,日本考内虑到俄方的意愿而将其改记为“露西亚”。

    综上所述,汉语中“俄罗斯”这个词其实源自蒙古人对古代罗斯国的称呼,而日本和朝鲜半岛将俄罗斯称呼为“露西亚”则是沿用了我国明朝的称呼。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点赞,记得关注我@天可汗文化 。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更多历史文化类资讯。

    ,

    中国对于其他国家的称呼分为三个阶段。

    一开始古代和近代是对邻国和部分有交往的国家使用全名,如日本,朝鲜,越南,柬埔寨,泰国(人家跟中国一样就是泰国),老挝,蒙古,俄罗斯当时叫罗刹。

    后来,英法德美等国家以各种方式进来了,这些国家我们以前没听说过,当时的 翻译习惯,为了让皇上和老百姓感觉不太难懂,通通缩写,使用一个美称。

    第三个阶段是民族解放运动起来以后,世界上一下子多了一百多个国家,简称不够用。为求准确,一律用全称。

    再来说说俄罗斯:

    十月革命之前的俄罗斯,早先被叫罗刹,后来沾工业国家的光,叫俄国。也叫沙皇俄国,简称沙俄。

    革命以后,中间很长的一段时间叫苏联、叫老大哥、叫苏修 。

    苏联解体以后,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了,其中最大的就是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国际地位。

    之所以不叫回俄国,原因是前苏联才是一个国家,俄罗斯只是其中的加盟共和国,如果再叫俄国,岂不是变成“国中之国”了?所以苏联时期,一提到这个地名,就叫俄罗斯。

    这种叫法,苏联解体,也就延续下来了。而且,沙皇俄国时期给中国留下的记忆什么惨痛,还是叫俄罗斯好一些。

    信息时代,我们既要生活在知识里,更要生活在思想里。敬请关-注“洋杨大观”

    ,

    俄罗斯从来就没有说过自己叫“俄罗斯”,俄罗斯这个名字是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由清高宗乾隆帝“钦定”的。在此之前,咱们中国人还曾经管俄罗斯叫过斡罗思、鄂罗斯、罗刹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但是!斡罗思、鄂罗斯也不是俄罗斯的“真名”,只有罗刹这个名字与俄罗斯的“真名”相对更加接近一些。

    俄罗斯的“真名”到底是什么

    俄罗斯的“真名”到底叫什么?日语和英语中的翻译是最接近的,露西亚和Russia。其实俄罗斯应该叫“罗斯”更恰当一些,因为俄语中的“俄罗斯”发音根本没有那个“俄”!那么,俄罗斯的那个“俄”从何而来呢?这还要从中国南宋末年“草原枭雄”铁木真的那场西征说起……

    在一统蒙古各部之后,铁木真同时开辟了两条“战线”,一条由木华黎统帅南下、一条则由自己带队西征。后来,铁木真把西征抢来的土地分封给了三个嫡子,也就是所谓“四大汗国”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雏形。而后来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则主要被纳入了钦察汗国的范围之内,在这其中有一个叫做“罗斯”的公国,也被称为“基辅罗斯”。虽然罗斯公国与后来的俄罗斯帝国并不是一回事,但“罗斯”这个名字却被后来的俄罗斯帝国给继承了。

    罗斯是俄语发音,而且在发音上还需要有式的“抖舌头”!蒙古人根本发不来这个音,而且打心底里就根本不愿意去学——“你是臣服于我的,凭什么我得跟着你的音走?”于是乎,蒙古人给“罗斯”改了个名字,在前面加了个“O”音,“罗斯”就这样变成了“O罗斯”……

    从“O罗斯”到俄罗斯

    蒙古人南下建立元王朝之后,为了方便交流,又给“O罗斯”取了个汉文名字,就是前面提到的“斡罗思”。整个元朝时期,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官方称呼基本都是“斡罗思”。清王朝与蒙古人的关系众所周知,早在尚未入关之前,蒙古各部便已经臣服于清王朝了。清王朝对于俄罗斯的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蒙古人,自然也沿用了蒙古人“斡罗思”的称呼。

    后来,因为书写、转译等原因,又出现了鄂罗斯、俄罗斯等称呼,但大体都没有跳出蒙古人的圈子。虽然也有人将俄罗斯翻译为了罗刹,而且这个翻译与俄语发音更加接近,但“罗刹”二字并没有成为清王朝的“官方认证”。清王朝官方依然还是称呼俄罗斯为鄂罗斯或者俄罗斯之类。直到清朝中期,清高宗乾隆帝编纂《四库全书》,才最终对俄罗斯的中文翻译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定为了“俄罗斯”并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俄罗斯之所以叫俄罗斯,完全是因为蒙古人不会“抖舌头”!也懒得去学“抖舌头”,索性在“罗斯”前面加了个“O”,把罗斯变成了“O罗斯”,后来元王朝又将“O罗斯”的汉文翻译定为了“斡罗思”。清王朝基本沿用了蒙古人的叫法,只是在汉文翻译上略微有些出入而已。于是,斡罗思又变成了鄂罗斯、俄罗斯。再后来,清高宗乾隆帝对此作了一个“标准化”处理,最终将俄罗斯定为了标准汉文翻译并沿用至今。

    ,

    中国大陆官方的称呼俄罗斯联邦,就称呼俄罗斯,有关于俄罗斯的新闻也都一律称呼俄罗斯。其实俄罗斯的称呼很早就有了。

    而港台和海外华人地区还是称呼俄罗斯为俄国。

    这里可以解释的是,俄国一词其实是旧时中国人对俄罗斯帝国或沙皇俄国的简称。

    为什么中国大陆一定要这么叫?可能涉及一些政治立场吧。想想新闻里说到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

    为什么美国不叫美利坚?英国不叫英格兰(这里要说明的英格兰才能够代表英国,英吉利是清朝时的称呼,现在有海峡叫英吉利),而俄罗斯,不能称呼俄国?

    可能原因是,俄罗斯的历史原因,沙俄时叫俄国,俄国革命时也叫俄国,苏联时叫苏联,苏联解体,俄国国名改成了俄罗斯联邦,中国官方便一直称呼俄罗斯。如果再叫俄国,明显这个旧时的简称不符合现代了。

    ,

    中国对于其他国家的称呼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古代和近代称呼邻国和熟悉国家一般都用全名。俄罗斯(其实我们确实也称呼俄国的,简称不简称均可理解,一开始叫罗刹),日本,朝鲜,越南,柬埔寨,泰国(人家跟中国一样就是泰国),老挝,蒙古,自己中亚邻国都用全称。韩国作为衍生国家,也是本身就叫韩国。这跟战国七雄的称呼一样。

    后来,英法德美(好好听的简称)等国家闯进来了,这些国家我们以前没听说过,于是打听下,翻译成中文,但是中文起国名的习惯是两个字,三个字以上叫起来不方便,更何况英美德法的全称一口气都不一定能喊完,大清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国名存在!什么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什么联邦,通通缩写,给你一个美称,不叫你罗刹,倭国也就是了!这是这些发达工业国习惯简称的原因。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虽然也曾大爷过,但是在中国的势力和名声不响亮,所以也没机会注册简称。

    第三个阶段是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起来以后,世界上一下子起来一百多个国家,不可能大家都简称,有的简称起来容易混淆,比如乌克兰简称乌国,听起来像是历史某个国家,再说乌兹别克怎么办?所以,新兴国家一律全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虽然也很厉害,但是错过历史时期了。

    总之,简称是一种历史产物,全称是正常模式。俄国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的存在。

    ,

    高山人/2021.10.11

    根据资料了解,俄罗斯又称俄罗斯联邦(简称俄联邦或俄国),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总统制共和国。位于亚欧大陆北部,横跨欧亚大陆——共分为10个时区(从东二区到东十一区),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9.82万平方公里)。而且,它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成员国。

    俄罗斯只所以叫俄罗斯,这还得沿革于俄罗斯的历史。据资料记载,它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元882年至1240年)。1283年,莫斯科公国成立。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以俄罗斯简称为俄国或苏联而注称于世,这大概就是俄罗斯的叫法来历吧。1922年才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直至1990年解体。1992年,俄罗斯又恢复了其先前的名称,即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和“俄罗斯联邦”。

    ,

    地球为啥叫地球?为啥不叫水球?地球表面70%以上都是水,叫水球更合适,为啥偏叫地球? 又为什么不叫土球??不叫石球?不叫土地球?

    中国为啥叫中国?

    朝鲜为啥叫?

    韩国为啥叫南韩?

    流星为啥叫流星?是因为它容易就流走吗?

    恒星⭐️为啥叫恒星?是因为它能长久的发光发热吗?

    玻璃心为啥叫玻璃心?是因为它像玻璃一样容易碎吗?

    回到正题——俄罗斯为啥叫俄罗斯?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第聂伯河是东斯拉夫人的摇篮,是他们赖以生息繁衍的命脉。 第聂伯河的一条支流名为罗斯河,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名称就源于这条河。在这里居住着东斯拉夫人的一个部族——罗斯人。俄罗斯Russia一词即起源于Rus。

    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并建立俄罗斯帝国。

    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国参加一战,直接导致了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和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成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时至于今日,中俄两国已建交多年,中俄两国在历史地理上很多相关联的因素,在国际军事的战略环境中,两国都是不可或缺的要角,两国在军控、国家安全、联合国裁军谈判、反恐、军售等问题上都有合作,两者之间的战略互动关系牵动着亚太乃至国际战略关系的平衡。

    祝愿中俄两国越来越好!

    ,

    俄罗斯本来就是简称了,而俄国是缘于翻译的特简化版,口语表达可以,为避免出现误会或者听众或读者理解错误,所以在有文字或正式场合,有专门规定必须说全名,书写文字也是如此,因为译名的问题引发的外交交涉的事件并不罕见。

    目前所有外国国家、地区、城市名字和外国政要名人的中文译名都是源于翻译中文后最终审定通过的,而一个中文译名海峡两岸、香港三地往往各有不同。据大陆的中文翻译者审定者来说,这些中文名字有的是长期在网民久已认定的名字,有的是当事国的外交部门和我国外交部沟通新华社后认定的,虽然外交部也有翻译,但译名是由新华社审定。

    周恩来:译名归口新华社

    许多人想不到的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新华社译名室便开始管理起中国大陆全世界的人名。几名译员天天对着枯燥的英文名字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他们要和不同种类的语言打交道,要和不同的罗马字母、英文字母、希腊字母、韩文音节、片假名和平假名“搏斗”。凡是在中国大陆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中露面的外国人名,都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所以,该译名室也被人称为“国外人名信息进入中国所遇到的海关”。

    最初的译名工作还跟“意识形态”挂钩。据过家鼎介绍,过去的侵朝美军司令李奇微(Ridgway)原本译为“李奇伟”,后来将“伟大”的“伟”改成了“微小”的“微”。“这是有意要贬低一下。”而随着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译名用字忌含褒贬”的规则也深入人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指示“译名要归口新华社”。他还亲自提出整理改革了几个常用旧译,比如把“怯尼亚”改为“肯尼亚”,把“莫三鼻给”改为“莫桑比克”。自那时起,国内的翻译工作开始逐步向正规化、组织性和规范化发展。

    小房间,大世界

    狭窄的资料卡片房间,内容充实而衣装破旧。五个脱漆的黄色木柜挤在一起,柜子中的几百个卡片格里,密密麻麻堆集着几十万张对译卡片,这些卡片皆经过数辈经验丰富、长期专职从事中英文写作的老记者老编辑反复核实确认的。

    “这些都是我们过去耳熟能详、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权威资料。”在新华社译名室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资深译员如是表示。过去,只要多有几个人前去查询译名,办公室就转不开身。如今电子技术的发展让这些宝贵的卡片已然成为“文物”,但它们的存在着实让人感受到译名工作的艰巨复杂。

    在各类外文的中文汉字译名规则上,新华社译名室研究出一整套规范而细致的西文拼写与汉字对应系统。据资深译员介绍,为了在人名的汉字选择上提供一个借以依据的规范,目前新华社译名室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为标准。其本人也参与了词典的编撰工作。在词典的附录上,包容了55种语言的常用译音表,按照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规律明确规定了对应的汉字发音用字和词语。

    小译名,大学问

    在翻译过程中,译名室强调的是“音译为主、名从主人、约定俗成”原则。

    例如许多驻华使节喜好起地道的中文名,比如历届的美国驻华大使们,从恒安石、芮效俭、尚慕杰到如今的洪博培,每个人都早早定好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国际政要也赶起“时髦”。北约前秘书长夏侯雅伯(原名亚普·德霍普·斯海弗)便把外国人“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颠倒过来,加上中国化的音译而成。

    由于早期的初始译著、译名个性化十足,延续至今形成了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历史遗留译名,尽管从科学角度考证这些译名不符合标准,但由于已为中国人熟用并耳熟能详,改了反而不易被接受,容易产生歧义且引发争议,便仍保留旧译:比如凯瑟琳女皇为叶卡捷琳娜,萧伯纳不必改为伯纳·萧,仲马不必改为杜马,安徒生不必改为安德森,福尔摩斯就没有必要变成霍姆斯,拿破仑也不需要变成纳波里昂,哪怕其中被冠以一个刺眼的“破”字。

    联网带来的难题

    “译名室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专有名词打交道。”但恰是这份看似相当枯燥而繁杂的工作,却要求具有极其严谨的作风、负责的态度、宽广的知识面和超出常人的耐心。

    2008年,译名室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两个星期内,当时译名室的七人小组要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36000位外国人翻译正确的中文名字。他们中包括外国首脑、政府官员、行政人员、运动员、国外志愿者、记者,甚至连马匹的名字也需要翻译。

    两百多个国家人员的名字,语言又是各不相同,译员们经常碰见土著语甚至光怪陆离的民族语言。比如柬埔寨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并且贵族有姓而平民无姓,老挝则相反;前也门国王正式用名有11段,真正的名字是第七段的“艾哈迈德”。

    外国名字除了根据音标、字形和字音多方面的配合,还需要译者自己的语感。

    “翻译人名本身就不一定要死抠规则,遇到特殊情况未尝不能根据大众的喜好来选择译名。”比如NBA著名篮球运动员英文名为Kobe Bryant(外界翻译为科比·布莱恩特),虽然根据规则应该翻为科贝,但是这和公众已经认定的不一致,最后也没有修改。

    与这些艰巨的翻译任务相比,让译员们更头疼的则是外界常常“望文生音”。最典型的“和译名之争”和“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被错翻”两个典型例子,“是媒体根据英语发音译的,但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阿拉伯语系里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所以只能译成。从这点可以看出民间望英文而音译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绍罗什错译成索罗斯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他是匈牙利人,按照标准应该翻成绍罗什。”

    这些被译员们戏称为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弊端”。译名室的“权威性”在信息如此畅通的年始“打折扣”,许多不严谨的翻译流传到网上很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们秉承宽容的态度,但也希望能立一个‘规矩’,能促进译名的长期稳定。”受访的译员们纷纷表示。

    “一词之立,旬月踌躇”,如何更好实现译名统一是他们如今深思的问题。

    ,

    近段时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事实上俄乌之间的对峙并不是最近这段时间才出现的: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乌之间的关系就已开始紧张起来。这种紧张关系的持续最终演变成了如今大打出手兵戎相见的局面。众所周知乌克兰在历史上与俄罗斯有着特殊的渊源,但现实政治层面的对立导致乌克兰在境内掀起了一场与俄罗斯划清界限的去俄化风潮。

    如今乌克兰的东正教早已自成体系,而和莫斯科的东正教不再有隶属关系。包括朱可夫元帅在内的一大批俄罗斯名人雕像被清除,用俄罗斯历史名人命名的街道也全部改名。乌克兰甚至对自己和俄罗斯的国家名字也要进行清算。早些年就不断有乌克兰人呼吁更改国名。到了2021年8月31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对此公开回应称:乌克兰将更改国名为“罗斯-乌克兰(Rus-Ukraine)”。

    早在2018年3月16日白俄罗斯大使馆照会中国大使馆要求中方在翻译自己的国名时改用“白罗斯”这一名称取代原来的“白俄罗斯”。俄罗斯、白罗斯以及乌克兰打算改的“罗斯-乌克兰“这三个国名中都包含“罗斯”这个共同的标签。为什么俄、白、乌三国都争相要把“罗斯”一词放进自己的国名当中呢?事实上出自东斯拉夫族系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在外界眼中通常被视为同宗同源同文同种。

    这里首先需要解释什么是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其实是一个语族概念,而并不是一个民族概念。所谓斯拉夫人是对使用斯拉夫语族语言的所有民族的统称。在斯拉夫人这个概念之下包括如今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等若干民族。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最早见于1世纪末2世纪初古罗马文献的记载。

    罗马帝国时代将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公元5~6世纪由匈奴西迁引发的亚欧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斯拉夫人逐渐分化为东、西、南三大分支:东斯拉夫人逐渐繁衍出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逐渐繁衍出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三大支系;南斯拉夫人则分化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波斯尼亚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等支系。

    这其中东斯拉夫人有时又被称为“罗斯人”。我们今天所说的“俄罗斯”实际上就是“罗斯”。俄罗斯、白罗斯的国名中本来都是不带“俄”这个音的。我国在翻译其国名时之所以带上这个“俄”字和历史上俄罗斯曾被蒙古人统治两百多年有关。“罗斯”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公元882年建立的基辅罗斯,然而“罗斯”这个名称并非东斯拉夫人自己的发明。众所周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前身是乌克兰的航母瓦良格号。

    瓦良格最早指的是来自北欧地区的维京人,那么苏联的航母为什么会采用北欧渊源的名字呢?维京人曾是欧洲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一个族群:他们曾占据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在此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他们还渡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英格兰,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全盛时期的维京人从波罗的海一路打到地中海和黑海,从冰岛到意大利到处都曾留下他们征服的痕迹。

    9世纪上半叶维京人中一支向东发展的分支开始出现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在芬兰语中被称之为罗斯人,而当时的东斯拉夫人一般称他们为瓦良格人。当时东斯拉夫各部落之间常年混战:其中一些部落为壮大自己的实力就邀请罗斯人前来助战。事实证明这种引外敌助内战的行为纯属引狼入室。一开始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请来助战的雇佣军,然而实力壮大之后的罗斯人就趁机赖下不走了。

    罗斯人推选出留里克、西涅乌斯、特鲁渥三兄弟带领族人们分别前往诺夫哥罗德、白湖和伊兹博尔斯克建立国家。不久之后西涅乌斯和特鲁渥相继去世,从此大权独揽的留里克开创了统治俄罗斯700多年的留里克王朝。留里克死后他的亲信奥列格于公元882年率兵南下攻克了基辅,杀死了统治那里的王公阿斯科尔德和基尔后迁都于此。从此由罗斯人统治、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民族的基辅罗斯国家正式诞生。

    由此可见最早的“罗斯人”概念指的是一支向东发展的北欧维京人。这支维京人征服东欧以后逐渐与当地的东斯拉夫人同化,久而久之“罗斯人”与“东斯拉夫人”就逐渐成为世人眼中大致上可以划等号的两个概念。罗斯人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公元882年诞生的基辅罗斯大公国。这个基辅罗斯大公国正是如今的俄罗斯人、白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

    基辅罗斯并不是像古代中国一样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而是由一大群封建领主王公组成的松散联盟。一开始这些王公们或多或少有着各种各样的亲戚关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被稀释。中国民间有句俗话:“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了“。别说是五百年前是一家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隋朝的杨勇、杨广兄弟同父又同母还生死相搏咧。

    在现实的政治利益面前血缘亲情有时真起不到多少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周王朝也曾大封同姓亲戚,然而日子久了之后各路诸侯不照样掐架?一开始基辅罗斯还能维持表面形式上的统一,然而12世纪中期以后各封建领主之间开始公然打内战。就在基辅罗斯各路王公贵族之间忙于打内战时从遥远的东方闯入了一群新的征服者。当时东方的蒙古帝国已接连灭亡了西辽、花剌子模、西夏、金朝等国。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命各支宗室以长子统率出兵远征欧洲。西征的蒙古大军犹如旋风一般席卷了也烈赞、科罗木纳、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等罗斯公国。1240年冬蒙古大军开始围攻基辅罗斯的都城基辅城。1242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的嫡次子拔都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因汗王宫帐为金色,又名金帐汗国)。

    当时基辅罗斯绝大部分领土都被西征的蒙古人占领吞并后只有位于西部的加利西亚一沃伦公国和波洛茨克公国在波兰、立陶宛等国支持下保持着独立。正是这个加利西亚一沃伦公国最终演变成为日后的乌克兰,而波洛茨克公国则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民族由此开始形成分野。从1240年到1480年俄罗斯被蒙古人统治长达240年之久。

    蒙古人的统治给俄罗斯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蒙古人统治时期对俄罗斯人疯狂掠夺,同时也正是蒙古的统治使俄罗斯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这导致了俄罗斯在近代史上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局面,然而另一方面也正是蒙古人塑造了统一的俄罗斯民族。蒙古入侵之前俄罗斯是由一个个彼此独立的小公国组成的。在被蒙古人征服的罗斯公国中就出现了一个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为蒙古可汗征收贡赋和征讨不听号令的公国而取悦于蒙古金帐汗廷。蒙古统治者授予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的头衔并命其征伐不听号令的王公。莫斯科大公国趁机利用蒙古人的威势趁机削平群雄,从而得以逐渐完成了罗斯诸公国的统一。1378年夏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率领罗斯诸公国在沃扎河和金帐汗国大打出手,战后莫斯科大公国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赢得了独立。

    然而在1383年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再次入侵莫斯科。到了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终于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莫斯科大公国在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后逐渐征服其他罗斯公国逐渐形成了如今统一的俄罗斯民族。蒙古人统治时期在政治上促成了完整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诞生;在经济上带去了东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在文化上俄罗斯语言中有大量借用了蒙古语词汇。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称呼正是通过较早接触俄国人的蒙古人学来的。俄语中有一个很难发的颤音Р。发这个音需要舌尖颤动。很多零起点学俄语的人在还不会发颤音的阶段总会有意无意加上其他的音。蒙古语以元音开头:本族词是不能以l、r的音节开头的,即使是外来词一般也要把后面紧跟着的元音挪到最前面重复一次。蒙古人当年在翻译“罗斯”(Росси́я)这一国名时总是习惯性加上一个o音。

    清政府根据蒙语中的发音把“罗斯”翻译为“斡罗斯”或“鄂罗斯”。乾隆年间官方修撰《四库全书》时首次采用了“俄罗斯”的译法。晚清以后我国典籍中逐渐规范统一将其翻译为“俄罗斯”并一直沿用至今。当然严格意义上罗斯并不单纯就指今天的俄罗斯,而是指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罗斯在内的东斯拉夫族群。由此可见“俄罗斯”这一国名中的“俄”字其实并不是正式国名中的一部分,而是蒙古人在翻译罗斯国名时加上的前置元音。

    事实上明代的中国人并不将罗斯国名翻译为“俄罗斯”。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李之藻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莫斯科大公国已兼并了罗斯各诸侯。这时欧洲人对这个国家的称呼是在老名称“罗斯”Rus的后面加上了来自于拉丁语的后缀ia构成Russia。在某个民族的名称后面加上ia这个后缀是表示这个民族所居住之地。因此Russia其实就是“罗斯人之地”的意思。

    利玛窦和李之藻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将Russia翻译为“鲁西亚”。日本、朝鲜等国后来沿用明朝《坤舆万国全图》的译法称俄罗斯为“鲁西亚”。1877年俄罗斯领事馆以“鲁”字容易让人联想到鲁钝、愚笨的意思为由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从此日本将“鲁西亚”一词改译为“露西亚”。因此我们所说的日俄战争在日本方面的史料中被称为“日露战争”。至今日本和朝鲜半岛仍沿袭着“露西亚”这一译法。

    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民族的早期历史来看确实是同宗同源,但蒙古人的统治早已使三个民族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隔阂。尽管普京根据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渊源强调乌克兰本就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部分,可如果站在乌克兰的立场上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既然罗斯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是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基辅,那么乌克兰人当然会自认为是罗斯文明的正统继承者。

    当俄罗斯被蒙古人征服时位于如今乌克兰境内的加利西亚一沃伦公国打着“罗斯王国”的名号一直顽强生存到1349年才被波兰和立陶宛瓜分。乌克兰人认为罗斯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基辅罗斯,所以基辅是“所有罗斯人统治之地的城市之母”。话句话说乌克兰人认为自己才是罗斯正统,而俄罗斯则是被蒙古征服同化过的“白色鞑靼”。当然俄罗斯对这段历史的看法是与乌克兰截然不同的。

    俄罗斯认为基辅罗斯确实是罗斯民族的摇篮,后来蒙古西征摧毁基辅罗斯后俄罗斯人北上建立了莫斯科公国,再后来由莫斯科大公国演化而来的沙皇俄国强大起来后将乌克兰、白俄罗斯也纳入到了统治之下。沙皇时代的民族压迫政策把俄国变成了列宁口中“各民族的监狱”。沙皇统治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是:民族有大小、优劣之分。因此小民族服从于大民族、劣等民族俯伏于优等民族麾下是天经地义的事。

    沙皇时代俄罗斯民族被称为“大罗斯”,而乌克兰民族则被称为“小罗斯”,介于两者之间的民族则称为“白罗斯”。事实上“乌克兰”这个名称在俄语中本身就有边境、边地的意思。这在乌克兰人看来就是裸的蔑视:乌克兰人认为自己才是罗斯正统,然而俄罗斯人仗着胳膊粗窃取了乌克兰的历史。莫斯科公国在乌克兰人眼中不过是基辅罗斯派生出来的分支。

    乌克兰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喜欢称俄罗斯人为“莫斯科佬”。在乌克兰人眼中只有基辅才是罗斯民族的正统起源,而莫斯科才是真正的边远苦寒之地。这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侯视秦、楚两国为蛮夷的感觉。想不到时过境迁以后反而是乌克兰自己被称为“边地”、“小罗斯”。这在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眼中就是“讨厌的莫斯科佬”靠着强权政治篡改历史的结果。

    乌克兰人当然对沙皇时代被俄罗斯强加的“边地”这个名称不满。既然乌克兰人一心以罗斯正统自居,那么自然希望能在国家名称上突出罗斯色彩。乌克兰不仅想在自己的国名中突出罗斯色彩,而且还打算给俄罗斯改名叫莫斯科国。其实早在当初波罗申科担任总统时乌克兰就曾表示过要把国名改成基辅罗斯、把俄罗斯改名为莫斯科国。关于谁才是罗斯正统的话题也成为了俄乌之间的一大争议焦点。

    俄罗斯方面当然不能接受乌克兰和自己抢国名的行为。俄联邦外交部发言人玛利亚·扎哈罗娃曾针对乌克兰希望改名的意图表示:“既然乌克兰想要在国名中突出罗斯色彩,那么我建议不妨改为乌克罗斯,不用感谢我”。很显然俄罗斯对乌克兰想要改名的想法颇不以为然。也许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中谁强大才是正统——毕竟罗斯民族真正具备世界性影响力是始于沙俄时代(而不是基辅罗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