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Moscow Subway(模拟地铁运输)  1.2

Moscow Subway(模拟地铁运输)

版本:1.2
类别:经营养成
大小:43.2M
时间:2022-06-30

软件介绍

    游戏介绍

    《模拟地铁运输 Moscow Subway》是一款有趣的休闲娱乐游戏,游戏里玩家将操控驾驶地铁,通过合理控制速度让地铁能及时抵达各个站点并让乘客们可以顺利安全地上下车,并且还能对地铁进行升级改造。

    游戏特色

    1、种类繁多的成就系统;

    2、真正的地铁列车驾驶控制;

    3、列车模拟器教程;

    4、细致的三维图形;

    5、不同地铁相机;

    6、任务和免费乘坐模式;

    7、逼真的列车驾驶模拟器。

    麒麟970研发到实用比原计划顺利,麒麟670计划做为中端现在没必要推出了,直接上960布局中端,不需要新的生产线,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继续完善新的构架用在麒麟980或下一代高端上,麒麟670可做为下一代低端代替650系列。

    ,

    自从华为nova2s发布后,让大家看到中端机竟然用上了高端处理器麒麟960,这让人感到华为是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将停止网上流传很久的麒麟670的研发,将把全部精力和财力用在高端处理器上,这是华为研发战略上的重大调整,当年新高端处理器用在当年新旗舰机上,上代高端处理器用在今年新中端机上,这显然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因为上代高端处理器麒麟960的性能也比今年最新高通晓龙660强许多,这无形中增强了华为中端机的产品竞争力,从最近华为(荣耀)发布的中低端机中,人们看到了千元机都用上了原来中端机上的处理器麒麟659,中端机用上一代高端处理器麒麟960,新旗舰用最新高端处理器麒麟970这样的格局,等到明年麒麟980出来了,新旗舰用980,新中端机用970,而千元机(低端机)有可能用上960,这样,无论高、中、低端机都用上高端处理器,这样做最大好处就是:一可以提高各层次机型的竞争力;二是把全部精力和财力全部投入高端处理器研发上,不必分散精力和财力搞6字头和4字头处理器的研发;三是全部用上高端处理器增加了用量的需求同时反而将用在该处理器上研发上的投入公摊到每一个处理器上的成本可以降低。

    ,

    看看任总最新内部讲话,意思很明白,新的中端机就是上一代的旗舰机配置,所以网传NOVA2S用麒麟670还是660争了很久,结果发布会推出的是麒麟960芯片,也就是MATE9和P10的配置,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成本大幅度降低,一款芯片研发成本最大,如果能延长换新周期,总量翻倍,成本摊薄,比重新研发一款低端芯片成本更低,性能效果更好,对比竞品采用高通中端芯片的同价位机型更有优势!更低端的千元机百元机直接购买高通联发科的低端芯片。这样看来华为基本上以后不会再研发中低端芯片了!

    ,

    海思麒麟660/670的定位比较尴尬。

    1、定位中端,八核a53架构,打骁龙625/630还行,打骁龙660就力不从心了。但若按照骁龙660的路数走,你让960怎么办?所以,定位把自己憋住了。

    2、华为的中端产品不足以撑起660/670。估计会有人说出货量多少多少云云,我就不多解释了。由于660/670和960/970分开,致使两者出货量都一般,均盈利不高。所以,在华为看来,cpu是必须做的,但做的策略到了该改的时候了。

    3、曾有流言说,以后海思不再出6系列了。我觉得这可能是真相。以后把上一年的高端芯片放到中端机上,入门级就用两年前的。这样系统维护也更方便。

    所以,在我看来,660/670不是不出,而是这条线已经被废了。以后就是上年旗舰cpu降频放在中端机上。

    ,

    个人感觉在研发660/670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或者调整,比如:AI的加入,全面屏的支持,基带升级,自研架构的调试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毕竟,自研架构代表了华为的研发实力,华为不会匆匆忙忙上马一个半成熟的产品。无论如何,2018年麒麟659不会打磨一整年了。莫斯科,值得期待!

    ,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华为自研架构是否出了问题我无从得知,对于麒麟670/660迟迟不出的原因,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麒麟650系列(含655658659)在行业内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以华为荣耀的主要竞争对手小米为例,骁龙625到了2017年仍然被用到多款千元档手机上,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荣耀千元机只要拿出综合能力相差不大的659就足够了,上670不是它的风格。

    第二,难定位。如果670/660真实存在,以华为荣耀的做派,起售价至少得1999,因为Moscow可是Arm高性能架构A73的改进型,拥有双核Moscow这种性能丛集的芯片华为包括荣耀都不会定价千元,而定价1999那荣耀数字系列旗舰就尴尬了,这个系列荣耀是不会取消的。再看华为,nova系列主打颜值拍照广告营销,所以处理器不愿意投下更多成本。

    第三,台积电未必愿意新开生产线。眼下12nm不是主流制造工艺,台积电的重点是16nm以及10nm,海思麒麟联发科及苹果都有大单,这种情况下是否愿意为了不确定的产能铺开全新的生产线要打大大的问号。

    第四,670/660跟华为荣耀小屏旗舰上的960/970实际体验有可能差距不大,没必要出。事实上,早在2016年10月,就有麒麟660的消息推出了,为什么到今天都没出,有可能就是烟雾弹。众所周知,麒麟960/970只有在华为和荣耀的大屏旗舰上才能真正发挥出高性能,因为金属机身更利于散热,在荣耀9/P10这种小屏机表现则要打折扣,实际也就跟理论上的麒麟670相差无几的水准,所以华为没必要出670/660。

    ,

    华为一般推向市面的产品要么就是比较成熟了,要么就是不会推出来。所以自研架构的“莫斯科”肯定要稳妥一点,宁愿迟一点也不会匆忙上架。想当初华为推出的k3v2芯片,也不是那么的成熟,市场反响比较差。这个应该和小米利用高通芯片来抢市场有没有关系呢!毕竟那时候小米咄咄逼人,华为的反应应该还算比较快,也加快了麒麟芯片的研发进程。现在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手机市场,上有苹果、三星的强势,下有小米、蓝绿的围攻。华为推出自研架构的“莫斯科”,能不能助力华为再前进一步,我们还是比较乐观,毕竟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个符合华为的一贯作风。

    ,

    从芯片的编号可以看出海思麒麟660/670的定位要比960以及970低,所以性能上也是无法相比的。而自研框架Moscow目前也是网上流传,真实情况到底怎样现在还无法知道。

    即便如此,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从今年开始华为手机以及手机芯片的主要方向就是AI,显然低端芯片什么时候能够普及AI是目前华为急需做的。理论上讲,手机实现AI功能是不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就能实现,然而有人工智能核心和没有人工智能核心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这两款芯片除了芯片的常规升级之外,AI核心的加入就是最大的亮点。

    可能很多使用上麒麟970芯片的华为手机和荣耀手机都有一个感受,华为官方宣传的AI没有达到自己心中预想的效果,似乎所谓的人工智能就是噱头。真实的情况是目前AI从理论向实用方面只能停留在基础功能上的改善,要想真正实现科幻电影里的效果还太遥远。本来高端芯片上人工智能上还没有得到完善,显然过早普及到低端机有些不太合适,有“抢高端机风头”的风险。

    可能大家都发现了,从去年到今年华为的低端芯片从麒麟650到麒麟655,后来还弄出个麒麟659,他们从本质上说主要是主频上有所提升,芯片并没有太大的升级,之所以如此更多的是华为把更多的精力花在麒麟660或者麒麟670上,之所以升级版芯片一直没有面世,自研核心可能是一个原因,加入人工智能核心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

    估计是,既然高端的麒麟970采用公版已经非常不错了,自研架构的moscow的上市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性能还要接近或者超越骁龙660,否则还是继续打磨麒麟659了。要么不发布,要么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