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介绍
不一样战机游戏给大家内置了作弊菜单,开启后有无限金币、免广告获得奖励和无限技能点的功能,这是一款飞行弹幕射击游戏,玩起来非常的爽快,可以操控您的战机尽情的射击战斗,消灭敌人,在战斗过程中还能够获得装备提升自己;
不一样战机免广告破解版亮点
玩法看起来经典其实有点另类...结合了Roguelike元素的飞行游戏。
玩家需要在游戏中打到各种装备来武装自己。
各种不同的装备的组合是最大的乐趣,当然弹幕是绝不会缺席的。
不一样战机免广告破解版特色
画风与建模看着非常舒服,你自己玩的时候视觉上也是有非常好的体验感,可玩性极高;
飞机很多,它们对应的能力也是不一样,你自己游戏的时候可以去解锁然后一一使用;
操作简单,操作方面都是点击与滑动即可轻松上手的,基本上也是不存在任何难度。
玩家点评
中评吧,难1到难2和难3到难5的难度曲线你确定没问题?你用有足够的阿格斯点数刷装备的条件来做难度没问题,那,难2有吗?属于是离大谱了,补给的装备一局不仅装备的,没装备的也消失,非有效局也消失也是给我整不会了,囤都不让囤?你既然有心出套装,是打算让玩家以后点着刷新一局间隔之内摁刷套装吗......构筑性太少也是弱势,装备之间整点联动吧,几个单件谁强用谁这并不肉鸽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立马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歼-26战斗机的相关信息,然后竟然看到了一堆网站关于这款战斗机的信息。不得不感叹一下,作为一个虽然并不是那么专业的军事作者,每天都在看相关的军事信息,竟然第一次听说歼-26这个代号。按照我国战斗机研发的惯例,一般歼字开头,说明该项目已经得到了空军的认可,将要投产进入部队了。比如我国的两款隐形战机歼-20和FC-31,获得歼-20名字的已经进入空军,而FC-31还呆在沈飞。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歼-26”战机的资料,发现这个战机并不存在,而是来源于军事CG站一位叫做NL的成员画的CG图。先给这位小伙伴的画图技术和想象力点赞,飞机画的非常漂亮。
根据NL的描述,他创作歼-26战斗机是一款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舰载战斗机(STOVL),目前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有两个,分别为美国和英国。不过第一个掌握这项技术的是前苏联,后来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无力继承,于是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从此与斯拉夫人无关。从NL给出的CG图可以看出,所谓的歼-26战斗机是一款外形经过隐身设计的第四代舰载机。目前我国舰载机才刚刚起步,唯一的产品就是歼-15战斗机。歼-15战斗机是一款普通起降的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和阻拦降落,没有垂直起降的能力。而之前被人们广泛认为是海军第四代舰载机的FC-31虽然有一定的隐身性能,但是到目前为止只造出两架原型机,且没有垂直起降能力。所谓的歼-26战斗机从外形上来看,和歼-20的气动布局相似,两侧DSI进气,和主翼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鸭翼,双垂尾。不同之处在于,歼-26设置有单发的升力+升力巡航垂直起降动力布局,机身右侧背部位置设置一门备弹200发的内埋式23毫米双管机炮和隐身设计的外挂导弹弹仓。从图中摆出来的歼-26携带的武器来看,它的载弹量巨大。这对一架还要携带垂直起降升力装置等诸多其他设备,多余重量较大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来说,简直可以说是天顶星科技。发动机需要的功率和燃油经济性估计未来30年内都无法实现。不过话又说回来,多武器携带不进行短距起飞的话,还是有可能的。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两款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分别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战斗机和英国人的海鹞式战斗机。海鹞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产品,虽然可以垂直起降,但是技术已经明显落后。而F-35B则是21世纪美国开发的顶级隐身战机,拥有绝对成熟和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出,NL画的歼-26是对标美国F-35B战斗机的。F-35B战斗机之所以能够实现短距离起飞和垂直降落,是因为它复杂的升力+升力巡航动力布局。上面这张图是F-35B战斗机在垂直起降时动力系统的工作情况。由涡扇发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涡轮传动轴将动力传送到升力风扇,同时尾喷口向下旋转提供升力。除此之外,主涡扇发动机还将动力输出到位于机翼的向下风扇,保证战机平衡和调整姿态。这套系统的难点有三个,第一,需要足够功率的发动机。第二,需要一套成熟的三轴承旋转尾喷术。第三,需要设计复杂的动力传送机械结构。以目前我国航空工业的实力,发动机解决不了,动力传送的机械结构也是个问题,因为我国轴和轴承的加工技术水平不足。唯一现在可能已经实现的就是这个尾喷口了,去年我国展示的歼-10BTVC战斗机的矢量喷口虽然和三轴承旋转尾喷术不同,但是也有异曲同工之秒。总得来说,歼-26是一架不存在的舰载机,气动布局较为奇怪,似乎对鸭翼上瘾。除此之外,载弹量巨大,飞机需要极大推力和优秀燃油经济性的发动机来保证垂直起降和具备实战性的作战半径,有种点错科技树的感觉。我相信,未来的海四,肯定做不到这样子,等技术储备足够了,我国发展了垂直起降战斗机也很大可能不会去用歼-20那一套气动。歼-26应该算是军迷对未来战斗机的一种展望吧,具体的发展还要看未来战争的发展形势。
,国内军工研发的战机系列中,到目前为止没有歼-26这个型号,至于以后就不好说了,因为战机已发展到了歼-20,所以往后推的话,非常有可能真的会出现歼-26战机。
所谓的歼-26战机,是数年以前有国内热心网民用电脑技术制作了一架垂直起降战机的高仿真CG图,并将其上传至互联网,时间大概在2014年9月期间,当时还真的引发了众多国内网民参与了讨论。
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研制方面,英国“鹞”式、苏联雅克-38,美国F-35B等,都是著名的舰载垂直起降战机,现在,随着-8B的陆续退役,即将剩下美国F-35B舰载机一棵独苗了。
东西方关系蜜月期间,中国曾经想引进英国“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不了了之,与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擦肩而过,直到今天都未曾装备过垂直/短距起降战机。
在国产航母即将服役,特别是海军发展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背景下,研制并装备出一款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隐形舰载机,成了海军和国内军迷共同的心愿和渴望。
耐怪当网上出现“歼-26精卫”垂直/短距起降战机高仿真CG图时,才会令国内军迷参与这架并不存在军机的热烈讨论。
前苏联解体之后,从乌克兰购得了一架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机,国产WS-15发动机已获得成功,大幅度缩小了与美欧和俄罗斯在喷气发动机领域的差距,随着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机的研制成功,国内军迷也希望中国能研制一型短距/垂直起降战机,甚至屡屡传说短垂型号定名歼-18已试飞等,可惜这些都只是空穴来风。
由于苏联解体,雅克-141也没能量产,缺钱等原因将整套技术卖给了美国,美国研制的F-35B垂直起降技术就借鉴了雅克-141,苏联的垂直起降技术有缺陷,过长的起飞过程足以让垂直向下喷的尾焰烧穿航母甲板,不过美国航母甲板的耐高温性本身比较强,加上一层耐热板以后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网络上有关歼-26的设想,确实是垂直起降舰载机,且在动力方面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发动机,在材料上似乎也下了血本,但这些猜想仅局限于几张上传互联网的图中,并未得到官方的证实,当然无法阻挡网友对这款战机的猜测,航程、油耗、载弹量、起飞重量、作战半径、滞空时间等。
并不妨碍歼-26舰载机能为两栖登陆提供很好的支援作战,与即将出现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将代表海军两栖作战实力将大幅攀升,作为军迷个人甚至相信,随着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服役,与之配套的具备垂直/短距起降隐形舰载机,必将飞临075型两栖攻击舰,成为此型舰最强大的攻防武器。
当然,届时此型垂直/短距起降隐形舰载机不一定就叫歼-26,或许歼-22或歼-24都是有可能的,或者索性就是歼-26,那就非常有意思了,终将圆海军和国内军迷拥有垂直/短距起降隐形舰载机的梦想。
,【F35B虽然很香,但是歼26却仍然只是美好想象,雄关漫道真如铁,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美国在F35A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第五代舰载机F35B,这款战机颠覆了之前舰载机的常规形态,不仅拥有常规航母能够使用,就是一些不具备阻拦着舰系统的两栖攻击舰也能搭载,摇身一变就可以成为战斗力强悍的固定翼舰载机航母。
(F35B垂直起飞)
这让一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发展自身航母的国家趋之若鹜,比如日本这样拥有两万吨级出云级大型两栖攻击舰的国家,对于F35B的兴趣就堪称疯狂,甚至不惜花巨资在本土建立了F35的组装线,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让出云号搭上F35B的东风,扶摇直上成为准航母。(出云号搭载F35B想象图)
而所谓的歼26(代号精卫)也是网友们对于我国垂直起降舰载机的美好愿望,实际上它只是军事CG站成员NIL制作的几张CG图而已。从飞机的外形外购看,它属于我军现役五代重型战斗机歼20与美军垂直起降五代舰载机F35B的混血儿。飞机整体比歼20略小,但是采用了与歼20相同的鸭翼布局,而在动力方面则使用了与F35B相同的矢量发动机和助推升力发动机,由此获得不错的垂直起降能力。在武器方面,歼26装备有双管23毫米机炮,并且拥有长度达到4米的内置弹仓,能够搭载四枚中远程霹雳系列空空导弹或者其他精确制导对地攻击,并且与主流五代机不同的是,由于自身尺寸限制,歼26并没有设置机侧内置旋转弹仓,而是在机翼下保留了两个武器挂架,由于经过了保形隐身设计,不仅降低了雷达反射面,也增强了自身武器挂载能力。综合来看,歼26不仅具备垂直起降和雷达隐身能力,而且拥有强大的对空对地攻击能力,战力直逼F35B。按理说,我国确实需要这样一款强大的垂直起降战机,随着美军F35B的服役和周边越来越多国家装备五代机,与我军航母装备的歼15飞鲨战机已经拉开了代差,我们急需确实急需五代舰载机进行抗衡(未来两栖攻击舰也可以装备)。(歼15飞鲨舰载战斗机)
而我国海岸线漫长,海防压力巨大,特别是在广大的南海地区,虽然经过填海造陆极大的扩展了现有岛屿面积,甚至在一些岛屿修建了足以起降战略运输机的跑道,但是仍然有许多岛礁不具备起降战斗机的能力,如果有歼26的存在,那么这些岛屿只需要修建直升机停机坪那样大小的机场就足以起降歼26,平时作为战略威慑存在,战时则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对空作战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海防压力将会大大减小!(南海形势图)
但从现实分析,我们尚不具备开发类似歼26战斗机的能力,首先从发动机看,CG图上显示使用的是AL31F改进型矢量发动机,先不说这款发动机所使用的轴对称喷口根本不足以支持歼26这样的中大型舰载机垂直起降,就算是使用我们最新的360°全向矢量推进技术,AL31F发动机单台14吨的推力相比F35B使用的F135发动机超过20吨的推力也太小,如果安装我们尚未完全成熟的涡扇15发动机,最大推力也只有18吨,差距仍然巨大。再看歼26使用的类似F35B的两级升力风扇,CG图上显示的是使用所谓的XL99升力发动机,升力约为6吨,且不说这款发动机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而且我国也没有制造和生产此类设备的经验和计划,就算研制出来,其升力也与F35B的8吨升力发动机相差甚远。综合来看,歼26虽然CG图很好看,但是并不现实,要研制出性能比肩F35B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倍努力追赶!
,看来,好多人都希望海军航空兵拥有可以与F35B相匹敌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毕竟075型两栖攻击舰正在建造中,如果有了歼26垂直起降战机,就可以增加075两栖攻击舰的作战实力。但是,目前来说还缺乏相关的技术,以至于歼26战斗机只能存在于图片上。主要有两个限制因素。第一,发动机;第二,垂直起降战机的飞控系统。
最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力大砖飞的道理都懂。但是发动机一直是限制国产战机性能的重要因素,而从歼26战斗机的图中可以看到。其基本的升力构造与F35B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歼26想要服役。就必须有类似F135那样的大推力,带矢量喷管的发动机,并且还是单发布局。这么说来,必须要有一款适合于歼26的航空发动机。
现如今,也没有一款带矢量喷管的大推力发动机(不算WS-10B矢量型)研制出来。即使是航展上展示的WS-10B矢量喷管,也满足不了歼26的要求。从航展上看得出来,WS-10B的矢量喷管偏转角度不够,且喷口短,难以达到下转90°的要求。所以说,歼26想要试飞,就必须重新研发一款偏转角度足够大的矢量喷管,且推力在18-20吨左右的发动机。但这个技术要求对目前的航空工业来说,难度有些大。
垂直起降战斗机和常规起降战斗机也不尽相同,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或者经验,难度相当的大。F35B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参考了雅克141研发的,可见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制难度要比常规起降的大。
曾经以歼6为基础预研过一型垂直起降战机,在歼6的机身四周加装了4个升力风扇,这样设计直接导致该机的飞行性能被大幅度破坏,由于材料、技术的限制,该计划最后无疾而终。所以说,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相关研发经验也不缺。
(图片来自网络)
而垂直起降战机的飞控系统也是个难点,发动机的喷管什么时候偏转到水平,在发动机喷管从垂直偏转到水平的这段时间内,歼26的飞行姿态怎么控制。目前看来,是采用和F35B类似的升力风扇技术。而升力风扇什么时候关闭,与主发动机之间的联动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由于技术的限制,歼26只能在想象中了。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歼26总有浴火重生的一天。
,这样的问题,给笔者十分钟时间准备一下,就可以提问无数个,从“如何评价歼-21”到“如何评价歼-9527”,直到无穷,一直能问到世界末日……
难道一个个编号排下去,是想刺探点情报吗,想的挺美。
很可惜喽,不管这些问题的动机是啥,但凡有一点军事常识、关注过战斗机的朋友,都会有自己的判断,网络上的什么歼-17、歼-18、歼-XX、歼-XXX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你说那都是绝密项目?
咱国家吃饱了撑的,花那么多钱暗中鼓捣一堆绝密的歼-XX,就是不定型量产。
难道研发出来一个型号,就锁地下室里,等几百年后成了文物,捐给故宫博物院?
即便有预研的型号,“歼-XX”也是空军对战机的定型命名,前几十年有过不正规的情况,比如歼-12就没有定型量产、却占用了一个编号,但现在咱国家一切走上正轨,已经没有这种乱占坑的情况了。
别说除了几张PS图、P都没有的歼-26,“鹘鹰”各位都见过吧?
整天飞行测试,到现在有混到一个正式的名分吗,有任何权威媒体把“鹘鹰”称为歼-XX吗,没有。
“鹘鹰”都没有的待遇,实验室里的什么绝密型号,就先占上坑了?
网络上为什么有一个个的谣传,到处都是歼-XX满天飞,不得不说,有些军迷的思路清奇,总觉得战斗机型号越多,就越牛X,问题打仗不是打篮球,球队里明星越多越沾光,球星一个名字只对应一个人,战斗机一个型号可以制造成千上万架啊。
二战德国陆军的动物园,“虎、豹、熊、犀、象、鼠”,种类何其多也,还不是被一水的T-34加IS-2揍趴了,型号多有用吗?
数量,数量,数量才是王道啊!
即便退一步讲,大家都希望咱国家有新的战斗机,可现在歼-20都出来了,下一代战斗机即便在秘密研发,作为五代机,编号也大概率会是歼-30,这些歼-22、歼-26、歼-28都什么鬼,无非赚眼球、骗流量尔。
当然说到最后,不排除这些歼-XX,都是战忽局大侠们的辛勤工作,那笔者就抱拳说一声失敬!
不打扰各位大侠,您接着忽悠,笔者先撤啦。
——
炎黄军武只发原创,请走过路过的朋友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如何评价歼26战机我只能简单的回答您,也许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歼26战机就是目前歼16战机的改进型,歼16战机属于四代半战斗机。 小编我这样回答是否你满意。
,题主想问的问题是歼-20战斗机吧,目前还没有-26这款机型。歼-20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的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斗机。目前已经在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服役,这是继美国的F -22A和F-35之后服役的第三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
歼-20战斗机具备了第五代战斗机的基本的要素,其主要的就是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强的机动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歼-20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的第一款采用内置弹仓的战斗机。这个保证了隐身能力。
歼-20的研制成功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飞跃,歼-20之前,中国的航空工业是一直在追赶世界的先进水平,歼-20之后就改变了这个状态。歼-20战斗机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它的出现帮助空军获得了其他国家无法跨越的技术代差优势。
歼-20战斗机在作战中会作为第一部攻击的主要兵器,其具备的隐身能力是敌方雷达无法探测的。这也是歼-20战斗机的特殊之处。教龄可以让我军长期具备战略优势。另外歼-20战斗机的超远航程是其他国家的所不具备的优势。
,恕笔者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歼26这个型号。当然,如果在网络上搜索一下,这款被称为歼26的战机,其实是广大热心军迷给我国首款垂直起降隐身战斗机取的编号,相当于中国的F35B。
由网友制作的“歼26”CG,可见其基本布局就是单发版的歼20,鸭式布局+蚌式进气道。虽然这只是热心军迷的“脑洞”,但是随着我国075型两栖攻击舰消息的逐渐增多,关于是否有必要研发一种类似于F35B的国产垂直起降战机成为军迷热议的话题。
075型两栖攻击舰目前正在上海某船厂建造,首舰很快就会在船台上合拢。根据某些大佬爆料,075型两攻的排水量略大于071型综登,但是小于美国的“黄蜂级”和“美国级”,正常排水量在3万吨左右。
而中国两栖作战装备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扩编。本次军改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海军陆战队扩编,据称海军陆战队已经升级为军级单位,从3个旅扩编为6个旅---跟军改后的空降兵军类似。
海军陆战队扩编,除了未来统一祖国的战争需要,更是因为我国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军事力量来保卫,扩编后的海军陆战队将突出全疆域甚至海外作战的能力,成为未来我国海外干涉作战的首选。
但是,从我国当前的技术储备、装备需求和资金支撑三个方面来看,我国垂直起降战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15年)不太可能出现。
首先,从技术储备方面来看,虽然我国经过歼20、鹘鹰等项目的研制,完全掌握了隐身战机的研制经验。但是对于垂直起降战机的核心技术---升力发动机,我国目前的经验还是0。
F35B的核心是F135-600发动机,包括一台具备95度旋转喷口的发动机和一部升力风扇,产生的升力超过18吨。从我国当前的发动机研制现状来看,只有在涡扇15上才能衍生出这一技术级别的动力系统,而涡扇15的进度如何,大家自行判断。
其次,我国暂时没有装备垂直起降战机的需求。目前来看,F35B这样的垂直起降战机的用途有两种:一是中小国家作为航母舰载机使用,二是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作为支援火力。我国当前航母发展路线已经确定为大甲板弹射型航母配合使用弹射起飞的固定翼舰载机,因此不会再用垂直起降战机作为舰载战斗机使用。海军陆战队方面,我们毕竟还没到美帝那个份上。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队,是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的重要军事工具,被誉为“军中之军”。一来登陆作战本来就是最复杂的作战样式,需要协调的资源很多,在自家体系内设置强大的航空支援能力是最有小效率的;二来美国海军陆战队需要执行全球干涉作战,因此需要各项能力“小而全”。
但是从中国海军陆战队未来一段时间的定位来看,显然还没到进行全球干涉作战的地步。
3、资源支撑。现代战机研发和装备费用都是天价,动辄数百亿美元。而我国研发垂直起降战机的经验约等于0,很多支出都是剩不了的。虽然这些年军费相对宽裕了,但是未来十几年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是海军,弹射型航母、舰载四代机、各型高新机、055型驱逐舰、075型登陆舰,而且还有“吞金兽”之称的新一代核潜艇,哪个项目都是千亿级的。像垂直起降战机这种“鸡肋”,需求程度不高、装备数量不大,因此项目优先级肯定不高。
综上,垂直起降战机是个好东西,我国未来一定也会装备,但肯定不是现在。
,啥是歼-26?@军事作家陈曦一看,是军迷自己画的,一种垂直与短距起降战机。装备发展部、各军种装备部,都没有这个型号办公室。连航空工业也没这个型号。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军,就不需要垂直与短距起降战机,要还是要的,特别是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具体如何呢?
垂直与短距起降战机,简称垂短起降机,最初还被认为,是未来战机重要发展方向!毕竟他可以垂直起飞,至少也是滑跑一小段就起飞,节省跑道,不需建设巨大机场,也不需要特大甲板的重型航母,省去战备保障上巨烦。但是,垂短起降机劣势也大,尤其为了实现优异起降性能,在载荷、载油、最大速度等方面,性能代价太大了!通俗讲就是飞不远、带不动、飚不起来!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出事故……比如苏联雅克-38飞机,油少作战半径小,而且连雷达都带不动,只有光学设备;飞行性能很差,仅相当于米格-17ПФ型轻型歼击机,除了在低空空域转圈圈,其他高度,根本不是当时美国二代机——F-4和F-8型对手。对地攻击时,最重的常规武器,也就是289千克的X-23型空地导弹,273千克的PБК-250集束炸弹,打不动重型工事、以及驱逐舰以上舰只,威力实在太小!所以,像苏联1143型\"基辅\"级航母,也不指望这些飞机作战……下图就是雅克-38!所以,垂短起降机基本不能作为主战武器。但是作为一种支援武器,那还是不错的。尤其针对两栖登陆作战,掩护兵力冲击滩头。滩头平坦暴露,敌军防御不够强力。经过强大火力准备,之后支援,就用舰炮和垂短起降机就行。而且垂短起降机,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距离滩头近,仅100公里以内,支援极为方便!比如美国-8B垂短起降机,使用4枚AGM-65\"小牛\"导弹,正好打坦克和工事!或能带2发MK-77汽油弹,正好消灭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垂短起降机可以迅速上陆!@军事作家陈曦查阅美、英军战斗条令,美军和英军陆战队,都会有\"机场工程分队\",跟着第一波次冲击部队上陆,使用预置钢板,在滩头附近铺设起降场,再配设油料储备和作业系统,让垂短起降机进入,从这里再出击!这样一来,上陆部队就有了自己航空力量,滩头阵地迅速巩固!所以经过多年建设,我人民海军已经有了很好基础,在完成主战装备建设后,有余力补充一下支援兵力!一款垂短起降战机,这个时候就是很必要的,可以显著加强,我陆战部队的战斗力!
,歼-26战斗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目前国内也没有相关代号的在研战机项目,有关这个机型网络资料显示最早出现于2014年,是由网友制作上传的一种新型垂直/短距起降隐形战机CG图而来,更多是承载着一代军迷对国产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之心。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社会的普及,在我迷圈内出现了一批崇美伪军迷,秉持着“美国有的我们一定要有,而且要更好,否则就是各种无底线的喷”原则,时不时跳出来,制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信息带节奏,有好多传说级别的型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凭空产生的。
有关歼-26战机,CG图制作热心网友上传了一套图集,全面的对歼-26进行了技战术指标介绍,尽管这些数据真实性有待专业人员计算,但能做到如此地步果真不容易;为此我们仅从技术角度对这款网友设计的产品进行简单评价。
从歼-26图集来看,歼-26采用了外形几何隐形化设计,咋眼一看,其总体气动布局设计和歼-20类似,菱形机头、DSI进气道以及独特的鸭翼布局等;仔细分析两者又有诸多不同,最明显的是歼-26虽采用全动式鸭翼设计,但其并没有歼-20小展弦比升力体鸭翼式布局设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鸭翼升力边条;依据歼-20发展经验,加装鸭翼升力边条是为了解决隐身性和超音速巡航而作出的改动,因此歼-26的隐身性能将大打折扣。
其次,歼-26采用了类似美国F-35B的两级对转升力风扇+二维矢量喷口设计,具备垂直起降能力,该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英国鹞式垂/短距起降战机因巨大的进气道而无法进行超音速巡航的弱点;但歼-26使用的是AL-31F-M2型矢量发动机,其最大推力14吨,远低于F-35B的17.8吨的推力,以2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是否能达到垂直起降指的怀疑,此外是否能满足制图这预想的1.1M的巡航速度同样值得怀疑。
此外,歼-26采用内置弹仓设计,同时具备一定的外挂载能力,武器装备设计指标为1门双23mm机炮,备弹200发,内挂4枚PL-12中距弹和4枚LS-6滑翔制导;外挂隐身茧包5个,可挂载2枚YJ-82空面导弹、2枚PL-10近距格斗弹以及一套1200L的副油箱;总体来看载弹量对于一款中型机来讲几乎是逆天的挂载,就上述指标歼-20也望尘莫及。
综合上述,歼-26作为一款典型的中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具有几乎完美的技战术指标,可谓是该有的、没有的技术一步到位,仅对比数据,其综合作战指标超越美国F-35B战机,是一款极具诱惑力的战机。
制图作者对歼-26的定位为低成本航母舰载机以及两栖攻击舰载机,主要用于夺取制空权和提供空中掩护任务。有关低成本航母舰载机的定位,在我国航母发展的大趋势下,已经被淘汰出局,只剩下两栖攻击舰载机功能了,恰恰这一用途是目前争议最大的。
有诸多消息显示,我国第一代075型两栖攻击舰正处于建造阶段,未来服役后是否有必要搭载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还有待观察,单纯地为两栖攻击舰研发一款隐形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效费比并不是很高,而且海军下一代航母舰载机还没有证实敲定,此时谈为两栖攻击舰专门开发一款隐形战机为时尚早,毕竟我国海军陆战队有别于美国,我们只是一个兵种,而非美国一个军种,同时我国也没有全球两栖作战的战略需求,搭载既可以提供火力支援,又能快速投送兵力垂直登陆的倾转旋翼机岂不是更适用?将夺取制空权、提供空中掩护任务交给航母或者空军,不然建设强大的海空军有何用,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