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介绍
要求孩子记作业,同时也发作业到家长群,方便家长督促完成。
,老师要求二年级孩子养成记作业的习惯,当然没错。但错在你们学校的教育制度或您本人的教育方式,从这个层面上讲,你们校长是“元凶”,老师也成了“帮凶”,家长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孩子在学校、在老师的布置下,先准确无误手抄记下当天各科作业范围,后按要求及时完成作业,是一项基本的学习能力要求,放学带回作业就如上学要自己整理书包、带全课本一样,是一项最起码的学生执行任务,为什么成了老师与家长冲突的焦点呢?
我认为首先学校老师要反省,要检视日常的教学程序和教育水平。从您描述“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在班级里实行每晚自己记作业的习惯”来看,这个做法就明显错误!到晚上了,孩子记不住,明早又要交,家长辅导作业心切只能找老师微信发布,难不成您还能让孩子或家长晚上来学校找您当面抄一遍?!
从问题描述看,您可能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带班教语文的班主任,现在到了二年级,还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好玩不记作业”,这可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您可就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首要启蒙人!
可能您会感到很委屈,其他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好,这不就是这几个孩子家教没跟上啊!
事实上每个班都会有几个学习障碍孩子,您关注我之前的相关发文就很清楚我的立场。您认为学校带班制度就是这么规定的啊,其他老师的教学水平还不如我呢?等等。在此我不把问题扩大化,比如我认为从一年级开始班主任就一直往上带班很容易“标签”学生,不利学生多元融合发展及容易滋生潜规则;更没必要建什么老师与家长参与的微信交流群,纯粹是学校给自己找麻烦,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口舌平台,等等。
好了,回到正题。我现在就结合我参与我儿子学校家长课堂、跟进我儿子日常作业的一些经验,给您一套您单个班就可以实施的做法,不需要争取校长全校支持,您只要召集数学、英语老师等几个同事一起在班级推动实施就行。
第一步:要求每个学生、指定一本专记作业的抄写本,专门用于每天抄记作业。
这很容易做到,我这边也有规范的《学生手册》模块提供,有需要的话可以关注留言我发电子版图片给您参照。
第二步:各科老师当天第一课,就把当天要布置的作业板书出来,要求学生照抄完整记下来。
比如上午第一节课就是语文,临下课前,您就把语文作业1-2-3板书列出来,可以统一留在大黑板右上角,也可以单独多挂一面小黑板,统一画好格式,各科老师直接填上当天的作业就可以,到第二天才擦掉写上新内容。
第三步:指定学生成绩优秀的孩子去督促帮扶那几个调皮的抄写及完成作业,先进督促后进。
我小学中学的印象中,班主任都是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安排在后排,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您可以把那几个调皮的孩子尽量安排在前排座位,穿插优良生坐一起,放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跟近督导,实施差别化的对应教学策略,才能更好的促进那些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的孩子,加上同学的支援,整白天的记作业时间,根本就不用留到晚上大人来扯皮。
也允许孩子们在校提前写作业,鼓励那些好动的孩子在学校多做作业,我儿子就为了回家能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会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来做作业。
第四步: 您把这套作业流程在班级群里发布说明,提前告知家长对照作业抄写本逐一检查督导并签字落实。
如果您能按我上面说的程序去做,相信家长一定支持,作业对错没关系,督促孩子每科作业用心去做了才是核心,这样才能相互培养学习习惯。前期您只要放学前回到教室,把那作业板书拍个清晰照片在放学的同时发群里,提醒一下家长对照即可,后期都不需要这多此一举了。
另外,那几个问题孩子都指定了帮扶同学,其实您也应该清楚哪几个家长关系走的近些,让他们结对子,您只要在群里多鼓励多表扬,让家长孩子之间多去互动交流,您反而更轻松了。
希望我的建议对您及一线小学教师有帮助,如需了解更多资优教育方法,可以关注@新资优教育 ,留言沟通,我们一起探讨促进。
,要求二年级孩子养成记作业的习惯,肯定没错!有素养的家长都很.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更何况都已是二年级学生啦!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我的同事们,基本上都是要求孩孑买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作业的。老师甚至还检查签字呢,更甚者有些老师还要求家长对照学生的记作业本,去督促、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后并签字。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保证了学生不会因漏记作业,而不完成作业;又能促使家长携手并肩,共同承担起教书育人,造就英才的重任,;还可为老师空出一些时间,去投入到教学改新出成果当中。.我非常赞赏这种做法!并在教学中认真实施这种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说要求二年级学生养成记作业的好习惯不仅没错,还要发扬广大,以此来促使教师教书育人,造就新时代的栋梁之材!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您的做法我表示认同的,孩子的学习状态都来源于习惯,从小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家长要求通过信息手段发布作业也不是不可取,手指都有长有短更何况孩子的学习,对于一些就是记不住作业的学生,家长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毕竟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要求二年级孩子养成记作业的习惯,我觉得老师的做法是对的。
我们这边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后面两个月,老师就开始训练孩子们自己记作业,虽然刚开始孩子记得乱七八糟,作业写错位置,但是这些孩子第二天老师再布置作业时他就会更用心去记,会越来越好。记作业不仅仅是老师给孩子的任务,更是孩子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同时,孩子对自己作业一目了然,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业。
其次,孩子自己不记作业,会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做作业效率不高。
我去年带过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他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没有记作业的习惯。每次放学做作业都会问作业是什么,哪怕只有三项作业,他不愿意记,每做完一项作业都要问老师下一项作业是什么,他做作业的时间有很多一部分是在问作业。那如果老师作业还没发群里,他就没作业可以写坐着等。他对这个依赖性特别强。所以说,家长不要觉得老师要求太高,你这样做,会害了孩子。那以后孩子对你的依赖性特别强,遇到任何事,不想自己动脑自己想办法,第一时间就问家长该怎么办。
另外,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调皮呢?老师说过的布置的任务,连家长都不当回事,孩子自然对老师说的话也不会当回事。他在学校调皮捣蛋,老师的话也不管用了。
所以,我赞成老师的做法,是在培养好的习惯。家长也要配合老师,把孩子习惯养好。
以上个人观点,关注@侯老师数学课堂 ,相互学习交流。
,回楼主:
看了你的问题及部分老师的回答,关于记录作业的习惯要不要养(好习惯要养!),怎么养这两个问题比较清楚了。
我尝试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一下:
一、你的初心是对学生好的,体现了你负责任的一面。
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要养而且要尽早养。记录自己作业本就是学生作业的内容之一。作为老师耐心而坚定这些“正确”的具体行为,并对全班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您的付出明眼人都看在眼里。对此,表示敬意。
二、看待“正确”行为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要看具体的对象是否与你“同频”。换句话讲,每个人的视角和思维认知是不同的。
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是符合“正确认知”的,但总有人的思维是不同于大家的。就像你说的这个家庭,学生不知道或者想省事,家长也有客观理由替孩子辩护(有家校通为证)。这就涉及到父母与老师对家校通的认识问题来了。家校通是帮助父母“核查”学生作业记录的准确和完整性的。另外,还涉及到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一一是“顺从孩子”还是“正向引导孩子”。这两点是你和家长的具体“分歧点”所在。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好关系是“统一协调的”,而不是“是非”、“对错”的“对立”。
从你的描述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好,说明大部分家长的认识和您是一致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或个别家长不能统一。问题的指向很明确了,只要想办法和有限量的几个家长沟通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双方怎么做”,“如果家长坚持不做,老师怎么样做”。这事就可以解决了。
一点感想:“证明对错”更多的是证明自己所坚持的“道理”,体现了人格和尊严,从这点来看,我能深刻理解您;换个角度看,和现实一比,我们发现这样做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实际意义。解决问题思维是实现初心的有力保证。您看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家长的质问,显然让你很不高兴 ,作为老师总是全心全意的为孩子们着想,现在反而让家长质疑 ,真的挺委屈
我作为一位同行来说其实不用委屈,家长只是提出来自己的担心,担心调皮的孩子瞒天过海不写作业,家长不好监督,这是一个合理的建议,我们应该反思,养成独立记作业的好习惯本身没有错,值得提倡,但是应避免家长失控,应注意和家长保持联系,提前告知老师这样做的目的,让家长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布置的作业,取得家长的支持。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就会避免上述问题。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更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个关键性的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才能把孩子们的教育搞上去。孩子们的明天才回更加美好!
,从你的描述来看,孩子已经有了记作业的基础,这是很好的习惯,说明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上很用心。
班里大部分孩子都能认真记作业的情况下,要想办法帮助这些“跟不上节奏”的小朋友。
如果这样的孩子只有一两个,老师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看着这一两个孩子记下来。
如果超过两个,可以安排同桌小朋友,或者小组长帮忙检查一下,看他们有没有记全。
另外,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小朋友,家长如果能够关注到孩子学习,老师要感到高兴(如果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还不管不问,岂不更糟糕),经常沟通和鼓励家长,对学生的进步很有效果,老师可以试一试。
,这是必须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要养成记作业这个习惯,这是没错的。
而且它对孩子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减少了孩子依赖家长的习惯。
以我们这小学为例
以前老师留作业都是通过“乐教乐学”这个软件,连微信群通知都不用。老师在上面发布各科的作业和其它通知,然后学生家长再登录进去,把各科作业留了什么告诉孩子。
放学后家长登录进去一查就一、两科作业,孩子写完了就去玩去了。
有的老师发布信息比较晚,到了晚上六、七点才发作业,孩子再写完作业就已经很晚了。
后来很多家长都给老师反映了这个问题,班主任就做了调整:
1、每个孩子带一个专用的抄作业本,把每天要写的作业抄在作业本上。
2、各科老师下课后把要写的作业内容写到黑板上,由小组长负责监督组员抄在本子上。
小组长只负责一列学生,人数也就7、8个,然后小组长是轮换着当的,认真负责的小组长会得到一个小奖状(小奖状在孩子的心里那可是非常珍贵)。
3、各科老师把布置的作业发到“乐教乐学”里(因为有的老师还会留好几项作业,上课时没全写到黑板上)。
4、每完成一项作业在抄作业本上打一个\"勾 \",家长检查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5、老师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果没完成作业,会在“乐教乐学”里公布人员名单。
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它需要学校老师、孩子、父母三方面的协作沟通 ,三者缺一不可。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